10月30日,由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第七届黑龙江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圆满落幕。我校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马瑞雪、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晓娜代表学校参赛,两位党支部书记凭借扎实的党务理论功底、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出色的综合素养,在全省百余名优秀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君明到决赛现场观摩比赛。自大赛开办以来,我校共选派10名党支部书记参加,累计有6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赛事,将其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效、锤炼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重要契机。从备赛阶段开始,学校统筹党委组织部、监督巡察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人事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艺术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优质资源,组建专业指导团队,围绕党务知识测试、组织生活方案设计、谈心谈话模拟、理论宣讲、微党课等赛事环节,为参赛选手量身定制系统备赛计划,开展多轮针对性培训与模拟演练,为选手们保驾护航。
经过初赛组织生活方案设计、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案例编写、基础知识测试和半决赛谈心谈话环节的角逐,排名前15位的选手挺进各自赛道的决赛。决赛通过全国高校思政网、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平台直播,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和部分师生党员通过线上观摩了比赛。


在决赛理论宣讲和微党课环节,马瑞雪围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讲述了带领朝阳爱心志愿服务队前往贵州支教的故事,通过专业本领助力乡村发展,带动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与基层建设,号召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践行青春誓言、绽放人生价值的责任与担当。李晓娜以《抗战精神铸信仰以史为鉴向光行》为题,以四张照片为切入点,通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内涵,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以此次大赛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把锤炼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作为夯实党建根基的重要抓手,总结推广参赛经验,持续提升全校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水平与综合素养。同时,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际成效,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龙江振兴与国家建设培育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组织部供稿)